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基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背景下广西绿色建筑评价(3)

来源: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5-05 13:5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4.1.4 资源节约 绿色建筑以绿色、生态、低碳为理念,应全面集成建筑节地、节能、节水、节材等多种技术,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

4.1.4 资源节约

绿色建筑以绿色、生态、低碳为理念,应全面集成建筑节地、节能、节水、节材等多种技术,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合理规划停车设施;充分考虑通风、日照和采光,提高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合理设计空调系统,选用高效的空调设备并进行合理的布置;优化建筑照明系统,选用高效光源和节能灯具,提高用能效率;合理利用可再生能源;选用效率良好的节水用水器具,合理规划水资源,积极利用非传统水源;推行精装修,实现土建工程与装修工程一体化设计及施工,大力推行高强度钢筋、新型墙体材料、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的使用,优先采用环保安全、生产运输过程资源消耗小、施工工艺环保、可回收利用的本地建筑材料。

4.1.5 环境宜居

良好的居住、生活环境是绿色建筑发展所要求的结果之一。因地制宜,合理进行场地生态与景观规划设计,设置绿色雨水基础设施,推动海绵城市建设;优化总平规划布局,合理设置底层架空层或骑楼,改善场地内自然通风效果,合理设置室外吸烟场所;强化场地绿化、附属构筑物等配置,改善热岛强度。

4.2 制度建设方面

建立健全建筑节能、绿色建筑法规体系,制定包括建筑设计、施工、验收、检测、运行的严格标准和管理规定。

各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建立健全绿色建筑全过程管理机制,对建设、勘察、设计、施工图审查、施工、监理、检测等单位执行广西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绿色建筑设计规范》《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绿色建筑质量验收规范》的情况进行监督指导。各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发布绿色建筑的新技术、工艺、材料、设备和产品推广使用目录,及时公布能源消耗高的技术、工艺、材料、设备和产品以及限制使用、禁止使用的产品目录;全区各地市通过举办国际或国内省市研讨会,学习借鉴好的经验和做法,结合广西的实际情况,加快自主创新的步伐,形成有广西特色的绿色建筑发展模式。各地要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各类媒体,多渠道、全方位宣传推广实施绿色建筑工作的重要意义,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和支持绿色建筑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建立各类财政税收激励政策。政府经常性预算中设立绿色建筑、建筑节能支出科目,主要用于绿色建筑、建筑节能技术开发、宣传、示范、推广以及节能监管。

5 结语

绿色建筑是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有利于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高效的生活空间,其技术特点和重要性须得到全面的推广与使用。全区要加强绿色建筑技术方面的创新意识,在安全耐久、健康舒适、生活便利、资源节约、环境宜居等方面形成较为完善的绿色建筑技术策略,使其符合广西实际情况,在提高建筑品质的同时又不污染环境,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而绿色建筑的良好发展,离不开相关法律法规体系的完善、科学评估体系的建立、相关职能部门的有效监管以及项目参与各方对专业技术的合理认知与掌握等诸多方面的健全和完善,才能使全区的绿色建筑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2019,绿色建筑评价标准[S].

[2]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DBJ/T 45—104—2020,广西绿色建筑评价[S].

刘亚美,硕士,广西壮族自治区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建筑师。

1 引言中国的绿色建筑推广与实施,十年有余。为进一步适应新时代绿色建筑实践及评价工作的需要,2018年住房城乡建设部组织有关单位对2014版的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以下简称“2014版国家标准”)进行再次修编。目前《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2019[1](以下简称“2019版国家标准”)已正式发布,于2019年8月1日起实施。综合比较,2019版国家标准对2014版国家标准进行颠覆性的修改,从绿色建筑的基本要素出发,重新构建了绿色建筑评价技术指标体系,对建筑的安全耐久、健康舒适、生活便利、资源节约、环境宜居等方面的性能进行综合评价,拓展了绿色建筑内涵,提高了绿色建筑性能要求。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负责修编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J/T 45—104—2020[2]于2020年8月4日发布,自2011年11月1日起实施。在符合现行国家绿色建筑评价体系要求的基础上,结合广西地域、气候、经济、人文特点增补适宜广西地方特点的绿色建筑技术要求,充分体现了广西特色。本文根据广西的地方特点开展绿色建筑的评价要素分析研究,提出广西绿色建筑评价的本地化策略,可促进广西绿色建筑的健康有序发展。2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2019研究解读2019版国家标准对2014版国家标准进行了大部分的修改,与2014年版标准相比,现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主要修改的内容有:重新构建了绿色建筑评价技术指标体系,以“四节一环保”为基本约束,以“以人为本”为核心要求,对建筑的安全耐久、健康舒适、生活便利、资源节约和环境宜居等方面的性能进行综合评价;将设计评价改为设计阶段预评价,主要出于两个方面考虑:一方面,预评价能够更早掌握建筑工程可能实现的绿色性能,可以及时优化或调整建筑方案或技术措施,为建成后的运行管理做准备;另一方面是作为设计评价的过渡,与各地现行的设计标识评价制度相衔接,而将绿色建筑评价的节点重新设定在工程项目竣工验收后;绿色建筑等级,由2014版国家标准的“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调整为“基本级”“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分值、比例发生变化,通过新增绿色建筑等级、优化计分评价方式,增强评价方法的可操作性;取消不参评的得分项,各条文分为得分和不得分两项;不采用得分率的计分方式,直接累计计分。以上内容的修改,对绿色建筑的评价标识影响较大。3 广西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本地化要素研究广西的气候类型多样,夏长冬短,雨热资源丰富,且雨热同季,全区各地气候差异较大等;广西经济基础较薄弱,各项经济指标在全国排名倒数,且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水平差距较大。但近年来,特别是借助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举办地这一国际平台以及北部湾发展规划战略,广西经济发展逐渐步入了快速通道;广西是少数民族自治区,同时也是多民族聚集的区域,全区各地保留着比较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和建筑风格。根据上述特点,标准编制组因地制宜对国家标准进行细化和补充,使所编制的地方标准特色鲜明,更好地适应广西发展需要。与国家标准相比,广西地方标准增加了本地化条款要求(详见表1),主要如下:(1)结合广西气候类型多样,夏长冬短,雨水充沛、湿热较长,且雨热同季的气候特征,同时综合考虑发展快速的经济特点与民族聚居的人文特点,对条文分值和评分体系进行了综合评估和调整。(2)依据广西项目实际评价中出现的情况,新增“交通干线”术语解释。(3)增加广西地方全装修标准文件及广西地方节能标准名称。(4)提升建筑适变性措施,增加除了采用SI体系的装配式建筑可认定实现了建筑主体结构与建筑设备管线分离之外,其他可采用的技术措施。(5)室内声环境中增设第二款对建筑物内的强振动设备进行有效隔振处理的要求。(6)提出利用底层架空和骑楼等形式改善通风环境和增加室外活动场地的要求。广西气候温暖,夏季湿热漫长,但降雨丰富。建筑底层架空及沿街设置骑楼的设计有利于增加场地的空气流动性、改善室外通风环境,并且增加了室外活动场地的面积,有利于雨季人们进行室外活动。(7)广西气候温暖、雨水充沛,植物生长迅速,且种类繁多,为种植绿化提供良好条件。标准对绿地乔木数量提出较高要求,并列举广西常见的本地植物,供设计师参考使用。表1 地方标准广西《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调整条款统计表章节 条文 2019国家标准 地标《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J/T 45—104—2020安全耐久 4.2.6 原有条款 补充条文说明第二款内容要求5.1.1 原有条款 增加检测评价依据5.1.9 原有条款 增加无地下室项目说明5.2.4 原有条款 调整内容要求5.2.6 原有条款 增设设备隔声内容5.2.8 原有条款 增设住宅建筑窗地比评价指标5.2.9 无 新增条款,增加视野要求5.2.10 原有条款 调整通风开口面积与地板面积的比值,增加卫生间外窗要求5.2.11 原有条款 调整可调节外遮阳分值6.2.3 原有条款 增设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或预留建设安装条件要求6.2.9 原有条款 增加项目智能化管理系统要求健康舒适7.1.1 原有条款 调整符合当地节能规范要求7.1.7 原有条款 调整符合当地节能规范要求7.2.7 原有条款 增设对电气设备、水泵和风机分别作要求,沿用2016版地标取分分类7.2.9 原有条款 增设空气能要求符合广西住房城乡建设厅文件7.2.15 原有条款 调整C50混凝土用量的比例30%的用量比例得分7.2.19 无 增加使用新型墙体材料得分资源节约8.2.2 原有条款 补充广西各地参考数据8.2.3 原有条款 增加“绿地配置乔木不少于3.0株/100m2,得5分”的要求8.2.9 原有条款 降低分值要求,增设本地化策略8.2.10 无 新增条款,改善通风增加架空层的本地化策略提高与创新环境宜居9.2.11 无 新增条款,增加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报告要求9.2.12 无 新增条款,结合广西智慧小区政策及智慧小区评价标准,对进行智慧小区进行设计的项目作加分(8)针对含有丘陵、山地和自然水域的场地,提出了建筑场地结合原有地形地貌设计的要求。广西山地丘陵多,喀斯特地貌广布,水资源丰富,境内河流水系众多,结合场地原有地形地貌开展绿色建筑设计十分必要。(9)结合广西热湿气候特点,热工性能强调隔热、通风、遮阳,在建筑与围护结构中强调隔热、通风的得分比重。(10)优先采用《广西壮族自治区墙体材料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推荐的新型墙体材料。(11)针对广西潮湿炎热的环境特征,重点处理热湿环境对室内环境的影响。在室内光环境方面的窗地比要求须满足广西地方标准要求,强调建筑遮阳的得分比重。在室内空气质量方面,增加地下空间自然通风的要求,鼓励广西在有限的地质条件下,合理利用场地,减少土方开挖,改善地下空间环境。(12)结合广西智慧小区政策及智慧小区评价标准,对开展智慧小区设计的项目进行加分。4 新国标体系下广西绿色建筑发展策略为顺应新形势对于绿色建筑的高质量发展要求,广西应积极响应新时代要求,以2019版国家标准为指导,立足当下,因地制宜地推广适宜广西地方特点的绿色建筑技术体系,建立完善覆盖绿色建筑规划、设计、施工、检测、运行管理、后评估等全生命周期的监管制度,为全区绿色建筑及建筑工业化实现规模化、高效益和可持续性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政策扶持。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推动全区绿色建筑的发展:4.1 技术方面4.1.1 安全耐久强化安全耐久性能可以给绿色建筑带来更高的质量,因此广西绿色建筑的发展,应从项目“全域”“全龄”“全生命期”等角度出发,综合考虑项目基本属性、物理属性、人的属性、管理属性、时间属性,合理进行场地安全诊断,识别潜在问题,提升项目建筑本体及附属设施性能,提高韧性,强化人行安全、防护安全、风险提示,提升建筑耐久性,延长建筑寿 健康舒适绿色建筑的发展应对人体健康及舒适程度进行衡量,旨在创建一个健康宜居的室内环境,增进建筑使用者对于绿色建筑的体验感和获得感。绿色建筑的健康舒适性能应体现空气品质、水质、声环境与光环境、室内热湿环境5个要素,合理选用低污染的绿色建材及装修产品,严控外门窗气密性,充分考虑室内通风换气;选用合格的供水设备,强化水质要求管理;合理优化建筑布局、平面布置,选用低噪音设施设备;充分利用自然采光、自然通风等被动式 生活便利生活便利是绿色建筑发展追求的基本性能之一。绿色建筑的发展应加大和强化生活便利基础设施的配置和管理,项目规划设计应充分考虑无障碍出行,强化场地与公共交通的接驳,大力发展新能源交通工具,鼓励人们绿色出行;优化完善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强化健身设施、休闲设施的设置;加强日常物业管理,加大绿色建筑性能及效果推广,积极推行智慧运行管理手 资源节约绿色建筑以绿色、生态、低碳为理念,应全面集成建筑节地、节能、节水、节材等多种技术,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合理规划停车设施;充分考虑通风、日照和采光,提高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合理设计空调系统,选用高效的空调设备并进行合理的布置;优化建筑照明系统,选用高效光源和节能灯具,提高用能效率;合理利用可再生能源;选用效率良好的节水用水器具,合理规划水资源,积极利用非传统水源;推行精装修,实现土建工程与装修工程一体化设计及施工,大力推行高强度钢筋、新型墙体材料、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的使用,优先采用环保安全、生产运输过程资源消耗小、施工工艺环保、可回收利用的本地建筑材料 环境宜居良好的居住、生活环境是绿色建筑发展所要求的结果之一。因地制宜,合理进行场地生态与景观规划设计,设置绿色雨水基础设施,推动海绵城市建设;优化总平规划布局,合理设置底层架空层或骑楼,改善场地内自然通风效果,合理设置室外吸烟场所;强化场地绿化、附属构筑物等配置,改善热岛强度 制度建设方面建立健全建筑节能、绿色建筑法规体系,制定包括建筑设计、施工、验收、检测、运行的严格标准和管理规定。各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建立健全绿色建筑全过程管理机制,对建设、勘察、设计、施工图审查、施工、监理、检测等单位执行广西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绿色建筑设计规范》《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绿色建筑质量验收规范》的情况进行监督指导。各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发布绿色建筑的新技术、工艺、材料、设备和产品推广使用目录,及时公布能源消耗高的技术、工艺、材料、设备和产品以及限制使用、禁止使用的产品目录;全区各地市通过举办国际或国内省市研讨会,学习借鉴好的经验和做法,结合广西的实际情况,加快自主创新的步伐,形成有广西特色的绿色建筑发展模式。各地要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各类媒体,多渠道、全方位宣传推广实施绿色建筑工作的重要意义,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和支持绿色建筑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建立各类财政税收激励政策。政府经常性预算中设立绿色建筑、建筑节能支出科目,主要用于绿色建筑、建筑节能技术开发、宣传、示范、推广以及节能监管。5 结语绿色建筑是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有利于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高效的生活空间,其技术特点和重要性须得到全面的推广与使用。全区要加强绿色建筑技术方面的创新意识,在安全耐久、健康舒适、生活便利、资源节约、环境宜居等方面形成较为完善的绿色建筑技术策略,使其符合广西实际情况,在提高建筑品质的同时又不污染环境,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而绿色建筑的良好发展,离不开相关法律法规体系的完善、科学评估体系的建立、相关职能部门的有效监管以及项目参与各方对专业技术的合理认知与掌握等诸多方面的健全和完善,才能使全区的绿色建筑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2019,绿色建筑评价标准[S].[2]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DBJ/T 45—104—2020,广西绿色建筑评价[S].

文章来源:《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网址: http://www.gxqngbxyxb.cn/qikandaodu/2021/0505/1269.html



上一篇:广西高职院校扩招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探析
下一篇:与时俱进助力地方经济腾飞务实创新争创一流文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投稿 |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编辑部|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版面费 |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论文发表 |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