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回归或融合:广西村落民俗体育双轨制发展路径(2)

来源: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2-13 12:5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五、天峨县蚂拐舞发展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天峨县县城和纳洞村的调查中发现以下问题:1.在对天峨县六排镇纳洞村当地民众的走访过程中,笔者发现纳洞村

五、天峨县蚂拐舞发展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天峨县县城和纳洞村的调查中发现以下问题:1.在对天峨县六排镇纳洞村当地民众的走访过程中,笔者发现纳洞村年轻人大多为了获得经济收入外出打工,只有老人和小孩留守在家中,本村的青少年儿童对蚂拐舞文化知之甚少。在对县城的个体工商户和务工者的随机访谈中,也发现蚂拐舞活动对于他们没有太多吸引力,观看次数较少且参与的积极性比较弱。2.目前,蚂拐舞的传承人年事已高,蚂拐舞的传承人出现指向性和人数不足的问题,在对蚂拐舞第七代传承人索文德的访谈中了解到,现在只要有愿意学的年轻人不分男女他都会一一传授。3.蚂拐庙是最典型的祭祀蚂拐的场域,现如今的蚂拐庙是政府在原地重新投资修建的,但据传承人讲述与之前的蚂拐庙完全不一样,没有按照原来的模样修建。4.由于蚂拐节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故政府会下拨给传承人一定的资金和人员进行帮扶指导,但是目前来看,只能勉强维持基本的生活和日常活动开展的需要。5.蚂拐舞的文化宣传和推广力度并不是特别大,一方面,天峨县地处广西西北部腹地,民俗体育和旅游资源长期得不到合理的投资、开发和利用,加以交通不便利,游客积极性差;另一方面与新媒体衔接不畅,没有专业的人才进行包装和宣传,故而造成传播效果差。6.蚂拐舞文化自我造血能力不足,创新能力不够,围绕着蚂拐舞周边的产业和商品创造性差,在调查过程中,蚂拐舞传承人给笔者拿出的木质模仿青蛙发声器也是从外地买到的。

六、天峨县蚂拐舞双轨制发展路径

1.现代化城市的多元结构与偏远乡土村落的单一,在物质形态(人口、器物、财富和生态环境)不适应非物质形态(信仰、认知、习惯和价值观)的情况下,不均衡、非同步的发展是造成二者差异大、不适应的最主要因素。研究认为,首先对广西民俗体育进行大范围的研究和分析,划分当前民俗体育项目的类型和存在形式,在此基础上提出广西村落民俗体育的传承与发展应以回归原生态或融合新时代两种轨制思路。

2.回归原生态:其一,回归本源,尊重民俗体育在一定的场域中的原始动作、器具、语言、流程和表现方式,回归民俗体育形态的原生态发展;其二,追本溯源,挖掘民俗体育蕴涵的深层次理念、价值和精神,认清民俗体育自身的特点,明确自身的作用,始终以服务于村落民众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其三,正本清源,守正创新,以民族体育特有的历史和实践为源泉,吸取和借鉴西方现代体育的优势,推广适合于进入校园的民俗体育活动,为民俗体育的传承注入新的活力,打造回归原生态的传承和发展新模式,满足村落民众多样化的体育需求。

3.融合新时代:其一,减少政府的干预,加强区域优势引导,推动民间体育组织、协会的建立并给予政策和资金等支持;其二,转变民俗与经济发展模式,做到多行业融合共享,多专业人才聚合,文体旅商共赢发展;创立民俗体育活动基金,拉动个人或企业赞助,利用“经济搭台、民俗体育唱戏”,带动民俗体育和经济的共同发展;其三,发挥新媒体时代的特点,因地制宜的规划和建造民众进行民俗体育活动的场景,如(房屋、场地、器具、服装等),打造一批具备优质特色的民俗体育IР;其四,融入新时代“健康中国”的理念,明确“休闲娱乐”是其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利用本地区独特、丰富的民俗体育资源,改编适合大众娱乐健身的民俗体育活动,促进群众的广泛参与,以此推动民俗体育的普及和发展。

[1]韦柳,包诗璞,韦东柳.生命仪式:壮族节庆活动中蚂拐节的起源、保护与传承——以广西东兰县巴畴乡巴英村为例[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20(02):12-17.

[2]黎年茂.神话·仪式·景观——壮族民俗体育“蚂拐舞”现代转化人类学阐释[J].体育科技,2020,41(01):86-88.

[3]翟莹莹,梁福兴.广西壮族蚂拐文化节庆旅游提升对策探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20(01):62-64.

[4]王艳琼,余正君,孙政,王成科.蚂拐捉害虫项目的发展困境与对策分析[J].运动精品,2019,38(06):58-61.

[5]莫丽华,黎年茂,吴勇.新时代纳洞壮族蚂拐舞传承与发展的研究[J].智库时代,2018(26):252-253.

一、绪论民俗体育构成了民间文化的风情古朴、异彩纷呈,广西红水河流域世居有众多少数民族,在长期农耕稻作的生产环境中逐渐形成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化活动,这对多民族群众聚居和杂居的社会生活发挥着重要作用。以天峨县纳洞村祭拜蚂拐神为代表的民俗文化活动其内容包括十几种舞蹈和众多娱乐性的群众游戏和体育活动,不仅丰富当地民众日常生活,提升本民族的认同感,还对增强民族的团结、促进村落和族群的和谐共融有着重要价值和意义。当前,面对巨大的社会变革和外来的文化冲击,蚂拐舞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存在诸多问题,为避免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丧失、社会功能的缺失,故对蚂拐舞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研究,无疑是十分必要的。二、天峨县蚂拐舞的起源广西天峨、南丹、东兰、凤山等红水河沿岸一带广泛流传着一种古老的传统节日,带有神秘“蛙图腾”祭祀色彩的蚂拐节(又称“蛙婆节”),节日当中壮族群众会跳一种模仿青蛙姿势的舞蹈祭拜蚂拐,以祈求来年的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兴旺。壮族蚂拐舞动作简洁清晰,个性独特,民俗特征鲜明。其舞蹈动作以膝部和脚部居多,手部多是叉腰和屈肘向后摆动,伴随简单的节拍完成一连串的跃跳动作。壮族先民们认为蚂拐与天上的雷神有着重要的联系,当人们祈求雨水时,蚂拐便向天空呜叫,似乎是在向雷神传达信息,随后雷神就会降下雨水,满足人间的需要。因此,在原始社会壮族先民们的心目中,蚂拐便是沟通人间与天上雷神的使者,故备受崇敬。久而久之,壮族人民每年都要举行盛大的蚂拐崇拜及祭祀活动,为祈求来年的风调雨顺、生活富足。三、天峨县自然地理环境概况天峨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红水河上游,地处于广西丘陵和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境内群山交错、沟壑纵横,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311座。该县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河网分布范围广,由于夏季的降水量较大,地表厚薄松散的积土常常在雨水的影响下造成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道路遭到掩埋和损坏导致无法通行的情况随处可见。此外,天峨县四面环山且环境闭塞,交通设施不发达,人们出行极不方便,这些都成为影响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四、天峨县蚂拐舞的发展现状广西天峨县六排镇纳洞村作为蚂拐节活动传承最完整的地区,自2011起,每年正月期间都会举办蚂拐节活动。活动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蚂拐节的祭祀,第二部分是蚂拐舞的表演和传统游技艺活动,共有十六项程序。由于蚂拐节持续时间较长,除唱歌、跳舞外,当地寨老会指定专人组织娱乐性、比赛性的体育活动,如黄麂过坳、蟒蛇过棚、大水翻坝等,正是这些活动的开展将整个节日氛围推至高潮。2014年,广西天峨县壮族蚂拐节被评为最具民族特色节庆,2017年广西天峨县壮族蚂拐节被评为最具创新价值节庆,2018年,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四届少数民族运动会当中,以蚂拐舞为原型的“蚂拐捉害虫”项目就是挖掘民族传统体育而推出的竞技项目,自推出便夺得众人眼球,参赛选手模仿青蛙跳跃的形式,在赛道上从起点出发跳跃到终点抓取“害虫”,然后再返回起点。近些年来,政府为保护蚂拐舞的传承和发展,给予了较大的支持和帮助,通往纳洞村的道路不仅得到了硬化,道路两边增加了旅游指示牌和少许景观建设,纳洞村沿线的房屋还粉刷了墙壁,增添了许多带有蚂拐图腾的木质装饰,蚂拐舞活动的场域和祭祀蚂拐的庙宇也进行了扩建和翻修。同时,政府为推动蚂拐舞传承和推广,将蚂拐舞活动融入到校园课间和体育课的当中,由蚂拐舞传承人为学生表演和让学生体验蚂拐舞。此外,为推动蚂拐舞的发展,六排镇纳洞村组建了红水河壮族蚂拐舞文化协会,协会由组织管理机构、协会班子成员分工职责、协会规章制度和协会会员数量四部分组成。机构下设有顾问、名誉会长、名誉副会长、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副秘书长、常务理事、理事。名誉会长、名誉副会长、顾问则是聘请德高望重者或有影响者担任。会长一职由蚂拐舞第七代传承人索文德担任,负责主持全面工作,副会长有协助会长主持全面工作的、有负责演员排练道具服装工作的、有负责监督和财务工作的、负责后勤工作的,秘书长负责协助会长和副会长做好上传下达业务工作、副秘书长负责协助秘书长做好业务等工作、常务理事和理事协助一切所涉及的事务工作。协会会员为纳洞屯、纳莫屯、纳鲁屯、王丘纳播屯、林玉屯、拉细王降屯的索姓和向姓氏族村民组成,且男性占绝大多数,女性极少。五、天峨县蚂拐舞发展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天峨县县城和纳洞村的调查中发现以下问题:1.在对天峨县六排镇纳洞村当地民众的走访过程中,笔者发现纳洞村年轻人大多为了获得经济收入外出打工,只有老人和小孩留守在家中,本村的青少年儿童对蚂拐舞文化知之甚少。在对县城的个体工商户和务工者的随机访谈中,也发现蚂拐舞活动对于他们没有太多吸引力,观看次数较少且参与的积极性比较弱。2.目前,蚂拐舞的传承人年事已高,蚂拐舞的传承人出现指向性和人数不足的问题,在对蚂拐舞第七代传承人索文德的访谈中了解到,现在只要有愿意学的年轻人不分男女他都会一一传授。3.蚂拐庙是最典型的祭祀蚂拐的场域,现如今的蚂拐庙是政府在原地重新投资修建的,但据传承人讲述与之前的蚂拐庙完全不一样,没有按照原来的模样修建。4.由于蚂拐节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故政府会下拨给传承人一定的资金和人员进行帮扶指导,但是目前来看,只能勉强维持基本的生活和日常活动开展的需要。5.蚂拐舞的文化宣传和推广力度并不是特别大,一方面,天峨县地处广西西北部腹地,民俗体育和旅游资源长期得不到合理的投资、开发和利用,加以交通不便利,游客积极性差;另一方面与新媒体衔接不畅,没有专业的人才进行包装和宣传,故而造成传播效果差。6.蚂拐舞文化自我造血能力不足,创新能力不够,围绕着蚂拐舞周边的产业和商品创造性差,在调查过程中,蚂拐舞传承人给笔者拿出的木质模仿青蛙发声器也是从外地买到的。六、天峨县蚂拐舞双轨制发展路径1.现代化城市的多元结构与偏远乡土村落的单一,在物质形态(人口、器物、财富和生态环境)不适应非物质形态(信仰、认知、习惯和价值观)的情况下,不均衡、非同步的发展是造成二者差异大、不适应的最主要因素。研究认为,首先对广西民俗体育进行大范围的研究和分析,划分当前民俗体育项目的类型和存在形式,在此基础上提出广西村落民俗体育的传承与发展应以回归原生态或融合新时代两种轨制思路。2.回归原生态:其一,回归本源,尊重民俗体育在一定的场域中的原始动作、器具、语言、流程和表现方式,回归民俗体育形态的原生态发展;其二,追本溯源,挖掘民俗体育蕴涵的深层次理念、价值和精神,认清民俗体育自身的特点,明确自身的作用,始终以服务于村落民众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其三,正本清源,守正创新,以民族体育特有的历史和实践为源泉,吸取和借鉴西方现代体育的优势,推广适合于进入校园的民俗体育活动,为民俗体育的传承注入新的活力,打造回归原生态的传承和发展新模式,满足村落民众多样化的体育需求。3.融合新时代:其一,减少政府的干预,加强区域优势引导,推动民间体育组织、协会的建立并给予政策和资金等支持;其二,转变民俗与经济发展模式,做到多行业融合共享,多专业人才聚合,文体旅商共赢发展;创立民俗体育活动基金,拉动个人或企业赞助,利用“经济搭台、民俗体育唱戏”,带动民俗体育和经济的共同发展;其三,发挥新媒体时代的特点,因地制宜的规划和建造民众进行民俗体育活动的场景,如(房屋、场地、器具、服装等),打造一批具备优质特色的民俗体育IР;其四,融入新时代“健康中国”的理念,明确“休闲娱乐”是其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利用本地区独特、丰富的民俗体育资源,改编适合大众娱乐健身的民俗体育活动,促进群众的广泛参与,以此推动民俗体育的普及和发展。参考文献[1]韦柳,包诗璞,韦东柳.生命仪式:壮族节庆活动中蚂拐节的起源、保护与传承——以广西东兰县巴畴乡巴英村为例[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20(02):12-17.[2]黎年茂.神话·仪式·景观——壮族民俗体育“蚂拐舞”现代转化人类学阐释[J].体育科技,2020,41(01):86-88.[3]翟莹莹,梁福兴.广西壮族蚂拐文化节庆旅游提升对策探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20(01):62-64.[4]王艳琼,余正君,孙政,王成科.蚂拐捉害虫项目的发展困境与对策分析[J].运动精品,2019,38(06):58-61.[5]莫丽华,黎年茂,吴勇.新时代纳洞壮族蚂拐舞传承与发展的研究[J].智库时代,2018(26):252-253.

文章来源:《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网址: http://www.gxqngbxyxb.cn/qikandaodu/2021/0213/618.html



上一篇:论广西少数民族题材动画的生态主义传播
下一篇:20世纪80年代以来广西少数民族乐器研究综述<im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投稿 |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编辑部|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版面费 |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论文发表 |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